神州邦邦黄波涛:商业的终点归于人才竞争


神州邦邦黄波涛:商业的终点归于人才竞争



作者:黄波涛,男,北京神州邦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企业发展总监,



研究方向:数字经济,产业互联网,技术经济;



思考



人类在漫长的商业历史长河中,有金钱的对赌、有科技的迭代、有成本与效率的竞争、有价格与品质的撕杀、有营销与炒作的风起云涌。但是,商业的终点是什么呢?商业最本质的起点又是什么呢?



这是我在经历过多次创业后思考的一个问题。在有了一个懵懂的答案后,我下决心加入市场经济浪潮,加入神州邦邦团队并坚持要做一个服务于技术人的平台。



因为,在分析历史,预判未来后,我得出了一个比较俗,但也是客观事实的结论,就是人类的商业起点于人才,也最终归于人才的竞争。



当土地与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资料核心已经越来越弱,技术与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大,人已经成功的走到了生产资料的中央,人即生产资料,人即生产力,人即生产关系,人的知识、智慧,对于现实世界的改造形成的商业价值占比越来越高,所以人即生产的核心,也是未来商业的核心。



论证分析



当下,全球的经济都处于一种极不确定,不稳定状态。这极大的影响了市场的预期。而关键的原因,是因为市场开始找不到方向,找不到驱动发展的逻辑。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自我束缚,一个典型的思维陷阱。我曾经也被这些表象所迷惑。



我们可以冷静的思考市场与经济的本质是什么?是市场配置社会资源。



那市场主体、分配方式、及经济环境都没有大的改变,为什么经济目前动荡加巨?



因为



第一点,自然资源等有一定的上限,低效生产生活方式不可能无限扩张。



第二点,技术推动的生产力达到了瓶颈;生产资料的分配暂时变化不大,如果分配改变则引发的社会风险极大,而工具技术目前的突破性亦不足,AI与信息技术达到一定峰值;生产关系,组织协作形式也发展到一个瓶颈,在孕育升级中。



第三,当这些关键要素都放缓时,资本与部分政府率先根据预期做出实际行动,而这些动作加速了问题的引爆,形成跷跷板博弈,诱发囚徒困境,每一次的竞争博弈都成为诱发黑天鹅的螺旋式经济压力。



要同时解决这些难题,确实是让人看着近乎绝望,但本质的关键点,在于人们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要害的切入点,找到缠绕的绳头才是关键。



此后,我们只能假设。因为其它条件的扩展空间均不强。比如,人类可以寄希望于能源或材料技术的跨越式突破,但这些有几个致命的问题,即达成的路径不确定,达成的方法与基础不确定,实现时间不确定,效果不确定,成本与条件不确定,诱发的后果不确定。正是这过多的变量,才让大量企业家绝望。



如此一直纠缠在传统经济模型中,是找到不未来的方向与突破口的。我们需要换一种经济理论思路。



我们假设“人”这个核心要素是有着复杂的筛选分析的,因为在所有的各种变量中,只有人的变量是具备可控性、迭代成长性、以及巨大的改变空间的。



技术人才的集聚是可以加速生产力突破的;改变人的技能分层、以及作业协作、作业组织方式,例如平台用工、灵活用工等,即可以极大的改变生产关系;而生产资料如果能够极大的贴近个性化的劳动者,并形成人机协作机制,实体资产与虚拟资产进行自由重组分割,那么也将形成生产资料的革命性突破。



这些的本质,都是基于人类、特别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优化后产生的巨大提升。是基于人的技术、人获取与运用信息、人借助数字化、智能化、虚拟化、系统平台化改造自我以及自我认知,从而强化反作用于现实社会,客观世界的一种新文明阶段升级。



也即人通过改造、组织、管控自身,无限发掘自身潜力,从而寻找下一经济增长极。



应用价值



这一论证极近晦涩,但确实是一条清晰的发展之路。其核心旨意,在于如何挖掘“人”在经济市场中的价值。也即“人才”的竞争是未来商业竞争的核心。



如何从人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首先,取决于获取人才的思想、方法、策略、以及时代趋势。



当下,最毋庸置疑的,便是对技术人才的竞争。例如,在集成电路与信息技术领域,其实造芯片不难,难的是你得首先有人才。因为构成芯片的,无非就那几个关键要素,其中,生产的原材料硅是一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物资,获取也非常容易,这与当年中国依靠陶土造出陶瓷别无二致,而其相关的生产工具,也并非那么的稀缺,起马,是使用一定的成本价格不难获得的。唯有技术人才,却是最难获取的。



芯片的过程是一个巨大的链条,设计、EDA/IP、制造工艺、适配测试、安装运维等等,基本完全是以技术人才为基础的。而制造加工应用也主要是基于技术人才,其中各细分领域的安装与维修,运维的工程师更是关键之关键。再向上延伸,是光刻机、蚀刻机、清洗机等, 其中的光学核心依靠是硅与化学材料,但是整个工艺涉及仪器设备的复杂量是惊人的,每一个工程点都是需要海量工程师与技术人员才可以解决的。



归根结底,人类更高一层的文明,内核就是技术人才,由这些人才先去创造出超越同等时代的技术文明,然后才会有接下来的商业文明。



当今,国内企业因为技术卡脖子问题频发,人们从芯片产业联想到了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问题,发现自己在这一场集成大戏中,还有太多需要学习与争取的地方。而实际还远不止如此。在集成电路之外,是集成服务,在服务之外还有解决方案,在方案之外还有大数据与计算能力,在数据与算力之上,还有基础的理论与标准,在理论与标准之上还有思辩的技术思想与哲学思想,在这些之上,更有更加复杂的底层。我们需要弥补的点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多,这不是硬件上的差别,而本质是人才构成的差别。我们没有这么专业细分的人才,也没有培育这种人才的各类环境,无论是营商环境,教育学习环境,人文环境,还是最基本的道德环境。



跳出目前的IT硬科技热点,我们同样会发现,光伏,储能,医疗,生物,农业,航空航天,每一个产业,莫不如是。



当一个初学者想尝试着去升级提升,往往面对的就是大量的天花板、无形的限制与生存条件的不足,这些人没有生存的土壤,要生存,他只有变质。所以,不能只看到人才短缺的表象,改变人才生存的土壤也至关重要。这也是为什么像百度、华为、华中科大、北京中关材等等,这样的环境成长出来的技术人才要较之其它区域更多的原因。



对于企业家而已,谁能创造出这样的环境,谁就可能更多的获得人才。当然,我们这里不应该只偏限于技术人才,也要包括技术管理人才,商业人才,设计人才,创意人才等等。科技的背后,始于科学观,而结果于技术,也即技术的掌控与技术人才的应用效果。因此,技术应该是一个更宽泛,更具多样性,多产业性,多学科性,多工种性的特质。



回头看看中美竞争,其本质的差别不在于美元,或经济实力,而是在于经济背后的驱动力,也就是人才的驱动,这些人才最明显表象的反馈是在技术领域的差异,而隐性的,在于企业治理结构,管理与人效上,应用与创新上,对于知识产权与社会价值公允的保护上,都更加隐蔽,也差距更大。要想引领国际市场,人才的吸引策略才是本质。目前,我们神州邦邦正在努力创造这样一点点火星火苗。



这几年,在房地产发展瓶颈后,一些城市开始抬起头发现技术人才的力量,其中武汉觉醒的最早,而深圳做的更多,但这也只是相对过去的一点改观,甚至可以直言不晦的说,只是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有了些许的改观。技术人才之环境,先从“把技术人当正常人看”做起,不是一味的要求人才的付出,而是创造服务于这些人的环境,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。



在企业的发展中,我们一直铭记神州邦邦这家公司的初心本源,既希望让最合适的人,做自己最擅长的事,去自己最该去的地方,为最需要自己的客户去服务,发挥自己最有优势的技术价值。平台的初衷,即源于人。这条路未必好走,也未必一步可以走完,我们也不清楚他的终级形态是什么样。但是我们知道,就是这个方向了,他有价值,也是这个社会极之缺乏的。



从2019年1月1日,平台发布至今,神州邦邦已经积累了17万名各类注册工程师,合作的企业及注册服务商达到了6000多家。在服务器、网络设备、PC&数码设备、办公打印设备、通信设备、数据库、监控安防设备、无人机、智能硬件、智能家电、机器人、光伏充电桩设备这些品类,我们的安装、维修、调试、升级、回收等服务已经覆盖到了全国334个城市,2862个区县。2022年初,我们获评北京市”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这是对我们平台的一种认可。也鼓舞着团队继续向技术资源的组织协作调配平台方向发展。坚持用技术服务、灵活用工、零工经济的模式来优化生产关系、重构工企秩序,加快数字经济的基础建设。



在灵活用工表面的背后,应该先有一个人才价值发现的过程,再有一个价值导向的过程,让人才流动,让优秀的人才向上游流动,给想学习的人更好的学习与激励空间,给成长上来的人以正向的反馈与收入上的明显增长。



也许,效率的提升与收入的增长并不完全成固定比例,但是技术与效率的增长的趋势上是一致的,技术增长,收入也必然增长。这就是好的,这就是历史正确的方向。 神州邦邦每天在工程师的吸纳上,是下了非常大的功夫的,要与这些工程师沟通就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。在这三年中,平均每天我都在与至少几十名工程师在沟通交流,几乎每天都在向数万人传递着各种信息,无论是学习内容,行业新闻,感受与经验。就这样一天天积累着,我们希望影响这一代人,让技术工程师文化可以植入人心。虽然仅神州邦邦的力量是有限的,但是这种作功的过程是会有一定固定量的效果出来的。



我们已经看到更多的人愿意去多学习一些认证,比如华为、新华三、锐捷的认证,把技术提上去,做好与时代市场的标准同步,这些就是邦认证改变的结果 。或许考试不是最优的选择,但是必然是当下环境中,最合适的方法。同时,神州邦邦也在同时匹配像工作记录、历史服务经验、客户评价等多种维度的数据 。希望通过这些来将技术人才更好的分层、分级。至少,这种在人才上的投入与努力上一直在产生效果,并且会长期的延续下去。



中国商业的未来也好,世界经济的未来也罢,未来人才的竞争,只会越来越卷。这种竞争过程,会始于灵活用工平台的爆发,始于市场上流动性人才的先期竞争,而终将会蔓延到就业市场,更多的在职者的空间会受到挤压,从而开始变革,而企业一方面要争取到人才,另一方面,要学会更好的发挥出人才的价值,能真正将人才转化为生产力,对商业价值产生最真观的改变。这就是未来竞争的点。



我们希望借助神州邦邦的例子来警醒大家,这个时代已然来临。如果是一个团队的管理者,那么,你需要去思考如何能够提升你团队的能力去与市场竞争,如何让这些人在你的管理之下发挥更强大的作用;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,就要考虑如何创造更好的人才生存环境,让人才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,如何帮助人才去解决他们不擅长的问题,如何更好的将人才组合成一个个的团队,一个整体的体系,从而创造出超级的竞争生产力;如果你需要管理一个区域,甚至一个城市,那么人才的竞争无疑是首先要让自己现有的管理者意识到这一点,把道理讲通,先在内部进行变革 ,才可能到市场上,全国、全球去抢人,只有抢人,才是当下城市最应该去做的事,未来城市的发展,根本上,就是抢人的竞争;而一个国家,一个巨型跨国集团更需如此。



我们不忍看到人类更加的内卷,但无疑生存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,人才的竞争更是如此,而正向的理解内卷,其实就是人类的自我优化,人类在更配合自己、更匹配、更专长的路线上像顶尖优势一下持续增长。



得人才者发展,失人才者衰落。商业的初始起于对自然资源的抢夺,最终归于人类自我之间的竞争。适者能做的,就是如果设计清醒清晰的目标,知道自己要抢什么样的人才,知道自己要从哪里抢人才,抢多少人,最终实现什么样的效果。后疫情时代,人类下一阶段的主旋律,我们期望自己能先知先达,做的更好一些。